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代表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当代中国,由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建等方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认识到主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领域的建设,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思路,并持续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改革与创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它指明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种精神纽带,它统一人们思想、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有着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刻苦耐劳、勤俭持家、不畏强暴等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稳定和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先导工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同样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