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national, scientific and mass culture)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同样应该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即是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
毛泽东还分别就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做了具体阐述: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新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从实际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来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此处,毛泽东强调了革命文化的服务对象即是工农劳苦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只有打造普及化的革命大众文化,才能推动革命运动的顺利有效开展。“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因此,只有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才能打造进步的、革命的文化军队。
这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彰显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