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体现中国人民对民族解放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的文化形态。它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传承、融合和发展创新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革命文化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挫折而浴火重生的历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始终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以其爱国主义的文化品格,科学、民主的文化追求,在反思与批判中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继往开来的重要形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以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创造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儿女的革命斗争史。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中国革命文化正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的高度文化凝聚,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革命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的传统民本思想到毛泽东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宗旨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满足人民利益为准绳的价值取向。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革命文化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鲜明品格,培养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彰显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革命文化因而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质基因,为先进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根基。弘扬革命文化,能够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爱国主义热情。相反,否定革命文化传统,割断历史,必然会使人民思想混乱,最终丧失前进的动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守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