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产阶级文化》(On Proletarian Culture)
列宁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经典文献。写于1920年10月8日,是为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拟定的决议草案。以这个草案为基础,俄共中央委员会在同年12月1日以《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信为题发表于《真理报》上,载于1926年《红色处女地》杂志第3期。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本第39卷。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文化及其团体迅速兴起,并日益取得了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其中,以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为基本组织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成立于1917年10月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是一个泛群众性文化组织,支部遍布全国,十月革命后的各地方协会多达1381个,会员由8万人发展到40万人,拥有20余种刊物和几个出版社,《无产阶级文化》是协会中央机关的理论刊物。1918年春,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控制了协会的领导机构和刊物,宣扬“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要“和旧文化完全决裂”,主张铲除一切旧阶级社会文化,鼓吹走脱离实际的“实验室”道路,从而在真空条件下创造一种特殊、“纯粹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这一系列的谬论和极左思想严重损害了无产阶级文化教育事业。为批判和肃清其危害,列宁继《共青团的任务》后,在这篇文章中进一步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列宁用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说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强调,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整个教育事业,无论是一般的政治教育或者是文化艺术教育事业,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通过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人类历史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建设新的无产阶级文化和教育事业。列宁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化派关起门来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的错误观点,指出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拒绝苏维埃政权和教育人民委员部的领导、要求文化自治的错误言行,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不能把它和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范围截然分开,必须无条件地把自己作为教育人民委员部机关系统中的辅助机构,接受苏维埃政权(特别是教育人民委员部)和俄国共产党的总的领导,把自己的任务当作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
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这一决议草案,在协会会员中引起了较大影响,对帮助学者和群众认清无产阶级文化派看似革命、实际荒谬的本来面目起了重要作用。列宁始终关注无产阶级文化的健康发展,直至逝世前不久于病中口授的最后一篇文章《宁可少些,但要好些》(1923年3月2日)里,他还批评无产阶级文化派过分轻率地奢谈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叮嘱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随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观点逐渐失去影响。1932年,无产阶级文化协会被俄共中央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