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White Book on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被称作“第二个白皮书”。2005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第一个白皮书。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21世纪之初,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愈加关注。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多种形式与实际行动明确地向世界表明,中国选择了并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个《白皮书》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什么贡献,中国依靠什么来实现和平发展,中国怎样与各国互利共赢,中国怎样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等内容,坚定地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个《白皮书》结合新的形势发展和国际社会关切,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决心和责任担当。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白皮书》从六个方面界定了“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一是科学发展,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二是自主发展,即把国家发展的基点和重心放到国内,不向别国转嫁问题和矛盾;三是开放发展,即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起来发展;四是和平发展,即为国家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五是合作发展,即以合作谋和平、促发展、化争端;六是共同发展,即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

(2)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和平发展的总目标是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中长期目标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近中期目标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白皮书》强调,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挖掘自身资源和市场优势,保护外资在华合法权益,创造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对外投资项目注重改善东道国民生和增强东道国自主发展能力,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

(3)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从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4)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白皮书》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

(5)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白皮书》指出,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白皮书》明确回答了关于中国追求什么样的战略目标、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等国内外关切乃至质疑的问题,不仅深化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国际安全格局变化以及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而且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和平发展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