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十大关系问题,其中就包括了东西部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从2013年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就比较完整地构成了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