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the new type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科研工作的特点,努力实现智库转型发展,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现代智库的概念源自西方,但在我国历史上,“门客”“幕僚”“智囊”等类似智库的角色也相沿成习。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可以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化传统中得到丰厚滋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传统智库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创新发展,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智慧不断发扬光大,体现智库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暴露出智库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不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的要求问题。现在,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策支撑体系,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必须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也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为此,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解决原有智库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标准: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有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有保障、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有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有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章程;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等。
中国智库的“中国特色”和“新型”之所在,是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且本身应该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为其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