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资本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bureaucratcapital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economy)
官僚资本,特指“南京国民党统治时期取得的官僚资本”。毛泽东指出:“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买办制度,造成了官僚资本。”
它是在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的一个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它有几个部分:一是国民党政府所有、由官僚控制的国家垄断资本;二是国民党官僚直接拥有的私人资本;三是在一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民党政府拥有的“官股”和官僚资本家个人拥有的“私股”。其中第一、二部分尤其第一部分是官僚资本的主体。官僚资本有三种具体形态:一是官僚所有资本形态,即指官僚自己举办和经营的某种企业;二是官僚使用资本形态,即指那些名为“公营”,但实际被官僚所控制的企业;三是官僚支配资本形态,即指那些多方面受着官僚支配、控制的私人企业资本。这三种形态的官僚资本,是相互依存和融通的,而后两种为前一种提供了方便。
在旧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系指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指出:“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已经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万万至二百万万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官僚资本不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的买办的过程中,在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官僚资本的发展在根本上不等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反,它恰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