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The Trade Union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otsky’s Mistakes)

列宁就工会问题的争论向俄共(布)积极分子发表的第一次讲话。写于1920年12月30日,1921年在彼得格勒印成单行本。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40卷。

1920年下半年俄国击退国内外敌人的军事进攻后,国家从战争转向建设,俄共(布)在1920年11月召开的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工会必须改变战时的军事化领导方法,扩大工人民主。但是,托洛茨基在这次代表会议的俄共(布)党团会议上提出反对意见,挑起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宣称工会面临“最深刻的内部危机”,建议对工会进行“整刷”,把善于“拧紧螺母”的人放到工会领导岗位上,要求把工会变为强制性的机关,即“工会国家化”等。他的观点遭到了与会者的反对。最开始争论仅限于俄共(布)中央内部,托洛茨基在11月9日中央全会上提出的《工会及其今后的作用》提纲草稿遭到否决后,执意把分歧公开化,于12月24日在济明剧院发表演说,12月25日发表纲领性小册子《工会的作用和任务》,把争论扩大到了全党,之后又从莫斯科扩展到彼得格勒、乌拉尔、乌克兰、西伯利亚等地。争论开始后,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以及其他各派纷纷提出纲领和提纲。其中,布哈林等人的“缓冲”派起初企图想起缓冲作用,但后来却与托洛茨基合流,提出了以托洛茨基的观点为基础的联合纲领,这一派带来的危害和混乱最大,使中央委员会危险地分成两派。为了避免党的分裂,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俄共(布)党员代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党员委员及莫斯科省工会理事会党员委员联席会议于1920年12月30日召开,专门就工会问题进行了讨论。列宁在大会上发表了这篇重要讲话,揭示了充斥在托洛茨基《工会的作用和任务》这本小册子中许多不必要的“意见分歧”,以及在一系列牵涉到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所犯的理论和原则性错误,批评其强加于党中央内部并诉诸全党的这场争论,是一个极大的政治错误;阐明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主要观点是:(1)工会不是国家组织,不是实行强制的组织,就它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地位来说是站在党和国家之间,建立起先锋队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实现专政、国家强制的阶级的组织。没有工会这样的基础,就不能实现专政、执行国家职能。(2)工会是国家政权的“蓄水池”,是把先锋队和先进阶级群众同劳动群众联结起来的“传动装置”。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直接由包括全体无产阶级的组织来实现,只能通过党吸收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来实现。(3)工会应该保护工人免受自己国家的侵犯和利用工会来组织工人保护国家。实现这两种保护需要特殊的办法,即俄共(布)同工会的协商和国家措施两方面的配合。(4)工会是一个教育的、吸引和训练的组织,是学习管理和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5)工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工人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纪律的重要性,从而为一切新的生产任务建立足够广泛和坚固的说服基础;说服教育的方法应当是工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善于把强制建立在说服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实行强制性的生产任务。

列宁指出,在工会问题上同托洛茨基的真正的分歧根本不在其提出的“工人国家”这类抽象概念和“一般原则”,而在如何掌握群众、对待群众、联系群众的问题上。要求全党不要陶醉、迷恋于知识分子的空谈或者抽象的议论,要认清俄国实际上不是工人国家,而是工农国家,很多东西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列宁还批判了布哈林提出的“生产民主”这种毫无实际内容的口号,强调生产是永远需要的,民主只是政治方面的一个范畴,不是永远都需要的。离开实物奖励和纪律审判会来谈“生产民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列宁认为,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提纲在估计“工会的作用和任务”时不仅包含着许多理论错误,所采取的方法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即脱离了俄国当下的政治局势,把经济和政治割裂并对立起来,而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他呼吁全党不要陷于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提纲中关于工会问题的无意义的广泛辩论和对抽象理论问题的讨论,而要转到工会在生产中作用的实际方面,即在国家政权和工会已经结合的实际经验方面,在刚刚建立的生产宣传、实物奖励、纪律审判会等结果和实际经验方面切实地加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苏维埃面临的新的生产建设任务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政治的观点看,这些事情需要工会把群众吸引过来,使群众转到过渡时期新的任务上来。

列宁的这篇讲话解决了在工会的性质、作用和任务等问题上的争论,基本纠正了由托洛茨基所开始而由布哈林加深的政治和理论上的错误,统一并提高了全党思想认识水平,对发挥工会在过渡时期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