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Anarchism and Socialism)
列宁批判无政府主义的一个提纲。写于1901年底。集中地反映了列宁对无政府主义的态度。被刊载在《无产阶级革命》杂志1936年第7期上。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5卷。
19世纪60年代, 巴枯宁把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和有关集体所有制的共产主义思想混合,拼凑起一个无政府主义纲领,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严重的影响。在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之际, 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家克鲁泡特金把无政府主义推向俄国。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由于国家的重要性得到彰显, 无政府主义受到了压抑, 但在俄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小生产者的破产,无政府主义依然沉渣泛起。列宁是在批判民粹派思想的过程中,发现无政府主义与俄国民粹派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政府主义维护小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否认少数服从多数,否认政权有统一的和组织的力量,把政权视为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基础予以摒弃,甚至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这些主张为民粹派所接受,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极大的涣散性。因此列宁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文是列宁的写作提纲,一共5条。
第一条,列宁指出无政府主义的缺陷和主要主张。无政府主义除了讲一些反对剥削的空话以外,再没有提供任何东西。究其原因,一是不懂得剥削的根源;二是不懂得社会在向社会主义发展;三是不懂得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创造力量。无政府主义本质上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不欢迎资本主义的确立,更无法理解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实现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否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认为密谋性暗杀、恐怖活动是反抗整个专制制度的有效手段, 甚至是被压迫者唯一可以用来对抗国家暴力的手段。
第二条,列宁正面阐述了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列宁指出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无政府主义维护小私有制和土地上的小农经济,在这一点上与民粹派的许多主张相同。无政府主义否认政权有统一的和组织的力量,这是无政府主义主张的核心内容,也恰恰是其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第三条,列宁指出无政府主义不懂得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的进步必将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四条,列宁指出无政府主义不懂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要战胜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是为了保留小生产者的利益去反对资产阶级。
最后一条,列宁指出无政府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先无政府主义没有提供任何学理、任何革命学说和理论,所以在理论上没有根基;其次,它分散工人运动,使工人阶级在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受其干扰;再次,1871年的蒲鲁东主义、1873年的巴枯宁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在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是注定要走向彻底失败的;最后,列宁指出,无政府主义的实质是在否定政治的幌子下使工人阶级服从资产阶级的政治。列宁认为,无政府主义是绝望的产物,它是失常的知识分子或游民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无产者的心理状态,所以这种理论必须得到抵制。
列宁以《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标题的这一提纲,指出了无政府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和立场、社会危害和理论实质。列宁这一时期对民粹派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05年11月24日,列宁又写了《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一文,和本文是姊妹篇。列宁在该文中高度评价工人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拒绝无政府主义要求他们代表参加这个委员会的决定,彻底划清了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