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边主义(Fabian socialism)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想体系之一。它标榜“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
1884年著名学者韦伯夫妇和作家萧伯纳等创立了“费边社”,其成员几乎全部是知识分子,他们主张社会改造应循序渐进,因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统帅费边·马克西姆回避决战,采取的待机策略与他们的改革信念相一致,他们就选用“费边”作为社名。费边主义又称“市政社会主义”,它的思想体系是由赫伯特·斯宾塞哲学和社会学、庸俗进化论、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理论、资产阶级“正统”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超阶级的国家观以及“宪政主义”“国际民族主义”等杂合而成。在经济上,费边主义者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切重要原理,信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用所谓“经济租金”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用所谓“国有化”理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尽管如此,他们口头上却非常热衷于“社会主义”。他们主张抛弃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用“地方公有社会主义”或“市政社会主义”逐步地“滑进”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在不触动资产阶级统治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城市经济的某些细节的改革,实际上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缝缝补补。这一思想成为后来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在政治上,他们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虽然他们也承认,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社会分为了“典型的无产者”和“典型的资产者”。但是他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这个“社会有机体”之所以不健康,就是由成员内部之间不受约束的斗争而导致的,只有排除一切斗争,才能使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健康的与永恒的社会有机体而生存下去。社会主义只有依靠“人道”“整体的人性”才能建立起来。对此,恩格斯指出:“害怕革命,这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在国家问题上,费边主义者否认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否认资产阶级国家是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暴力机关,竭力宣扬反动的超阶级的国家观。他们坚持以阶级调和来代替阶级斗争、以社会改良来代替社会革命的机会主义“理论”。这些观点同马克思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恩格斯明确指出:“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