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文化(culture of new democracy)

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五四”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革命斗争的阶段特点。“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这种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毛泽东明确指出了“五四”前后两种文化在性质上的不同,“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

在上述文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五四”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主张和斗争目标,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坚持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的根本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在同封建主义做斗争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被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所打退。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失败是必然的。正如毛泽东所揭示的:“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较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对文化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纲领,对于发展中国的新文化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