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ist View of History)

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写于1894年,1895年1月以恩·别尔托夫的笔名在彼得堡第一次公开出版。

中译文收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出版的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

19世纪90年代,以康·尼·米哈伊洛夫斯基为代表的自由派民粹主义者在《俄国财富》《祖国纪事》等刊物以及个人的文集中攻击马克思主义,宣传改良主义和主观主义观点,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普列汉诺夫在秘密报刊上发表反对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文章,并拟出版题为《我们的意见分歧·第二部分》的书。为了通过书报检查委员会的审查,普列汉诺夫将该书改名为《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最终得以出版。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至第四章,系统考察唯物史观与以往历史观的原则区别和思想联系,阐明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第二部分,即第五章,详细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分析了米哈伊洛夫斯基等人在实践问题即俄国是否能够、是否应该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上的错误。

在第一部分,普列汉诺夫首先揭示了“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指出唯心主义企图用精神的属性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一切物质属性。唯物主义则企图用物质的属性解释心理现象。在普列汉诺夫看来,从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者到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都不能正确地看待和说明人类历史。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唯物史观,事实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观念的发展的合法产物。马克思同以往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不同,不是用人的“意见”“天性”“绝对观念”之类的精神因素去说明历史,而是把人的“意见”“天性”之类看作是历史运动的结果。普列汉诺夫提出,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永远有二元论存在。彻底的思想家应当做出选择,做一个一元论者。

在第二部分,普列汉诺夫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批判了民粹派的“英雄”创造历史,群众是“群氓”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在俄国确立的谬论。第一,指出“利益是理解历史发展的现实钥匙”,他强调人类在早期的进化中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甚至地理环境对国家的命运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他认为恩格斯对家庭制度的研究是“对社会经济结构是唯物史观的基础”观点的补充,即用经济关系的历史来解释家庭的历史。第三,关于法。指出法的概念由生产方式决定,政治和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政治设施影响经济生活,经济的进化引起法的变革。第四,关于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指出整个社会的一定结构的性质一般表现在人们的全部心理上,表现在他们的全部习惯、风尚、感觉、观点、意图和理想上。社会心理由社会经济决定,受历史环境、阶级斗争的影响,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美学等高级思想体系也不例外。第五,关于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指出历史领域的天才比同时代人更早地理解新的社会关系的意义,而社会环境给个人天才的发展提供了或小或大的可能性。第六,关于马克思的历史观是重视理性价值、理性作用的哲学和重视实践的行动哲学。首先,普列汉诺夫批判主观社会学家忘记现实的关系,用主观方法对历史进行社会理想的创造的做法,指出只有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对现实做出全面的考察才能发现客观真理。其次,批判米哈伊洛夫斯基的“经济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相互间没有联系”的观点,论证了基本原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即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弦线(基础)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全部,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得以验证。再次,批判米哈伊洛夫斯基对于必然性的形而上学理解,阐述了人类从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到受经济必然性奴役再到战胜必然性迎来自由是一个过程。最后,他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行动的哲学。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力求消除阶级,发展生产者的自我意识,让劳动群众在自己的自觉运动中依靠科学的结论,用人的理性战胜盲目的必然性。

在结论中,普列汉诺夫运用“比较—历史的方法”首先介绍19世纪40年代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德国是否应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攻击,然后分析19世纪90年代米哈伊洛夫斯基等俄国自由民粹派分子在俄国是否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上对马克思的学生们的攻击,重点批判了俄国自由民粹主义者在俄国资本主义命运上所主张的“实践理性”问题。具体结论如下:(1)批驳海因岑及其同道的实践理性观点。针对海因岑等人坚持的马克思的观点是“在德国无所作为”的观点,普列汉诺夫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确定的理想,即使必然性服从自由,使盲目性的经济力量服从人类理性的力量。他们从这个理性出发,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行动的目的是发展应当成为自己产品主人的生产者的自我意识。(2)批判米哈伊洛夫斯基等俄国自由民粹派分子的实践理性观点。普列汉诺夫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没有给任何国家判决任何东西,它不会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对一切民族都共同和必须的道路;任何特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始终依赖于该社会内部各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在俄国发展起来并侵入到俄国农村,农村公社已经瓦解,巩固村社已无法阻挡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指出布尔和福利格拉夫对德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的观点由于其抽象性,是狭隘的、片面的、错误的。(4)在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把组织生产当作是自己最近任务的人们都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历史粉碎了他们的幻想。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文献。恩格斯称这本书能在俄国出版“是一个打破冰冻的先例”。列宁认为这本书“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1964年毛泽东批准将该书列入党中央规定的30本干部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