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democratic socialism)

社会民主党所宣扬的一种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改良主义思潮,由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流行于西欧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拉斯基·麦克唐纳、艾德里、斯特拉彻等。

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特别是伯恩施坦主义和费边主义。1899年,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十月革命之后,社会民主党右派中的一些理论家,用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抗衡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攻击列宁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实践。他们标榜他们的社会民主主义信奉民主,以突出列宁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专制和不民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工党和其他国家的社会党右翼领导集团于1951年6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会上通过题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的和任务》的宣言,明确提出了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纲领,公开对抗科学社会主义:(1)在指导思想上,民主社会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宣扬“多元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中立”。(2)在政治上,他们反对无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专制”“独裁”,是消灭个性的不仁道的“法西斯”国家。他们鼓吹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公正的社会,使自由人“能以平等的地位在社会中共同工作”。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主导的社会革命,推崇资产阶级民主观,提倡多元化政党执政。他们认为科技革命的推广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将带来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巨大改变,劳资对立随之消失,因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不再具有现实基础,因此“社会主义运动充其量只不过是改良主义运动”。(3)在经济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他们不以所有生产资料公有为先决条件,反对马克思的“剥夺剥夺者”的经济目标,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在保存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国有化企业、地方公营企业和工人股份资本或集体股份基金,坚决反对消灭私有制,认为消灭私有制将会导致极大的社会动乱和“极权主义”。他们主张建立全面的福利国家。提倡税制改革,扩大公民经济权利和社会福利,改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缩短工时,实行广泛的医疗保健,主张全面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免费教育等。(4)在价值观上,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理性、伦理原则的实现。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证,认为必须从正义原则来论证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下,强调所有的人都能通过团结互助和社会组织在生活的一切领域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

民主社会主义打着社会主义的幌子,反对科学社会主义,致使他们的理论陷入矛盾之中。他们既不完全否认马克思主义,也不完全接受资本主义,他们主张走中间道路,其本质上是反共产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机会主义、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意识形态。

民主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来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而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从社会制度来说,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是做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从历史作用来说,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延长资本主义寿命的工具,充当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则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桥梁。

☆参见383页“社会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