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客观性(objectivity of contradiction)

客观事物所固有的特性。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矛盾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来自什么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矛盾的存在和它的作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原来的状况。

自然界中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立刻就会看到在事物和过程本身中客观地存在着矛盾。人类社会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思维中的矛盾是客观世界的矛盾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有其物质基础和客观前提,有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思维中的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矛盾运动的组成部分,也具有客观性。事物矛盾的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矛盾转化与解决的条件也是客观的。

是否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是唯物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区别之所在。坚持矛盾的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是把辩证思维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关键,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