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the Great Patriotic War)

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进行的反击德国法西斯及其帮凶的正义战争。

1941年6月22日晨,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包括153个德国师在内的190个师的优势兵力,以“闪电战”的方式向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战争初期,德国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各一部分。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于1941年6月29日发出紧急指示,号召全体人民充分认识战争形势的严重性,把一切工作转入战时轨道。1941年6月30日,苏联成立国防委员会,以集中国家的全部权力和全部资源,进行卫国战争。7月3日,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9月17日,国防委员会下令全国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1941年年底,10万名共产党员和200万共青团员参军。与此同时,苏联成立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

1941年9月30日—10月2日,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并于12月6日发动反攻,1942年1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宣告了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破产。1942年夏,德军在西南战线发动进攻,并集中主力直逼斯大林格勒。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苏军全歼德军主力,消灭和俘虏德军30多万人,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并从根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紧接着,苏军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歼敌12万人,并收复大片失地。1944年,苏军发动总反攻,对德军进行了十次大的打击,全部收复了沦陷的土地,苏军从此转入敌方领土作战,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并转而反对德国。1945年初开始,苏军展开了强大攻势,先后攻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5月2日,苏军在盟军的配合下进占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联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在卫国战争中,苏军牺牲了3000多万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而且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