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
1870年至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而进行的战争。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战胜丹麦、奥地利后,国力日盛。法国为阻止其统一德意志并夺取莱茵河左岸地区,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战争爆发后,法军屡战屡败。1870年9月2日,以拿破仑三世为首的10万余名官兵在色当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普军长驱直入占领大片法国领土后,9月4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夺取政权,建立巴黎公社。资产阶级成立第三共和国,组成“国防政府”。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开始组织国民自卫军奋起抗击,法军主力却相继在斯特拉斯堡、梅斯和奥尔良战败投降。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德意志帝国正式宣告成立。1月28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签订预备和约。“国防政府”逃往凡尔赛。5月10日德法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战争结束,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连同梅斯要塞割让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3月18日爆发巴黎公社起义。5月28日,凡尔赛政府在普军的协助下镇压了巴黎公社。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并导致法德间长期对立。法国丧失了昔日的欧陆霸主地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根据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才收回其割让的领土);普鲁士则通过此次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成为欧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