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态度)》(Socialism and War—The Attitude of the Russian SocialDemocratic Labour Party Towards the War)

列宁阐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关于帝国主义战争性质、态度和策略问题的重要文献。与格·叶·季诺维也夫合写于1915年7—8月,即国际社会党在瑞士齐美尔瓦尔德举行的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前夕,同年8月由日内瓦《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出版俄文和德文单行本,并且散发给参加齐美尔瓦尔德会议的代表。后被译成法文、挪威文等多种文字广为传播。1918年由彼得格勒工人和红军代表苏维埃在彼得格勒出版小册子时,附加了第二版序言。列宁撰写了小册子的主要部分(第一章和第三、四章的一部分),并且审订了全书。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26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许多国家在客观上出现了革命的形势。但受修正主义思潮影响,各交战国社会党和第二国际的大多数领袖纷纷背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战争政策,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煽动民族主义,鼓吹社会沙文主义,欺骗人民群众,压制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列宁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出版一本小册子,总结一下社会民主党对这场战争的策略。于是,在准备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会议期间,列宁与季诺维也夫共同完成了这篇文章,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原则和1914—1915年的战争;俄国的阶级和政党;重建“国际”;俄国社会民主党分裂的历史及其现状。主要内容和观点是:(1)明确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取决于战争的社会政治性质,这需要根据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观点研究每次战争。列宁援引1789年到1871年,即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为止的战争事例,具体分析了近代战争的历史类型,将战争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战争,即被压迫阶级进行的反对压迫阶级,旨在推翻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和异族压迫,促进解放,具有进步性质的战争;一类是非正义的战争,即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进行的,旨在瓜分势力范围、掠夺和奴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战争。在帝国主义时代,凡是把劳动人民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使殖民地和附属国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战争,都是正义战争;凡是掠夺别的国家和民族,镇压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一向谴责野蛮、残暴的非正义战争,承认正义战争的合理性、进步性和必要性。列宁强调,不消灭阶级,不建立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消灭战争。他把德国军事学家卡·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看作马克思主义者考察任何一场战争意义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看到,在1789—1871年间大多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民族和国家,在1876年以后,由于它们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过度成熟”,已经由进步变为反动,变为全球大多数居民和民族的压迫者和奴役者。英、法、德、意、奥、俄这些国家的政府和统治阶级几十年来一直在推行掠夺殖民地、压迫其他民族、镇压工人运动的政治,当前的战争所继续的正是这种政治,是历史上已经过了时的反动资产阶级的政府间为压迫其他民族而进行的战争,是最大的奴隶主之间为保存和巩固奴隶制而进行的战争,这正是帝国主义战争的特点。相反,在中国、波斯、印度和其他附属国里,近几十年来所看到的是一种唤起千百万人争取民族生存、摆脱反动“大”国压迫的政治,在这种历史基础上进行的战争是具有资产阶级进步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社会党人从来只是在民族解放这个意义上承认“保卫祖国”或“防御性”战争是合理、进步和正义的。而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利用“民族”观念、“防御性”战争或“保卫祖国”的口号则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对人民的欺骗,为其思想辩护的看法也是极端反历史、骗人和虚伪的。(2)明确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列宁指出,社会党人绝不应当帮助一个较年轻、较强壮的强盗(德国)去抢劫那些较老的强盗,应当利用强盗之间的斗争,去把他们统统打倒。进而他重申1912年《巴塞尔宣言》针对当前这场战争制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即战争一旦爆发,社会党人就应当利用战争造成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来“加速资本主义的崩溃”,也就是利用战争给各国政府造成的困难和群众的愤慨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社会党人应当首先向人民说明这场战争的真相,进行反战宣传,向群众说明:他们没有别的生路,只有用革命推翻“自己的”政府。能够正确地表达这个任务的只有一个口号: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谁希望得到持久的和民主的和平,谁就应该拥护反对政府和资产阶级的国内战争。列宁指出,认真执行把群众引向革命的“群众行动”的策略,应该把合法组织与秘密组织、报刊和鼓动结合起来。社会民主党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拒绝利用哪怕是最小的合法机会来组织群众和宣传社会主义,但是必须摒弃崇拜合法性的思想。在资本主义国家,不建立秘密组织来宣传、讨论、评价和准备各种革命斗争手段,就不能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3)进一步提出了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进行斗争,和遭受破产的第二国际实行彻底决裂的策略,以及组建新的第三国际的任务和要求。列宁指出,战争爆发后,大多数社会民主党不实行革命的策略,却实行了反动的策略,站到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资产阶级方面去了,这种背叛社会主义的行为意味着第二国际的破产。对于引起这种破产的原因,列宁认为与社会沙文主义密不可分,进而对社会沙文主义进行了剖析,揭示了社会沙文主义同机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使机会主义变成了社会沙文主义,社会沙文主义是登峰造极的机会主义。它们的经济基础相同,那就是人数很少的特权工人阶层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们的思想政治内容相同,那就是用阶级合作代替阶级斗争,放弃革命的斗争手段,帮助“自己的”政府摆脱困境,使其成为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这完全背叛了一切社会主义信念和《巴塞尔宣言》。列宁批判了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者歪曲援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进步时期战争的观点,从而为“保卫祖国”辩护的错误言行。列宁指出,把对具有资产阶级进步性和民族解放意义的战争的评价套用到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上来,这是对真理的嘲弄,是在用资产阶级的观点偷换社会主义的观点。列宁还揭露了第二国际著名领袖考茨基的中派面目,指出其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实质就是在理论上用折中主义代替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对机会主义俯首帖耳或者说软弱无能,比公开的社会沙文主义更有害于马克思主义事业。因此,革命社会民主党人面前的任务,不是恢复旧“国际”,而是必须使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同机会主义者和社会沙文主义者彻底决裂。列宁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例,说明战时同机会主义者保持统一是十足的伪善,同机会主义者统一就是工人同“自己”国家的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就是分裂“国际”中的革命工人阶级。列宁详细地介绍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的历史及其现状,用以说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策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30年来的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指出,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运动的高涨、工人的风潮和罢工运动,使社会民主党从一个和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没有联系的思想派别发展成为同工人阶级的斗争有密切联系的积极的政治力量,并开始分裂为经济派和火星派。1894—1903年,旧《火星报》(1900—1903)为捍卫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原则进行的反对党内机会主义思潮“经济主义”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03—190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经济主义”变成了“孟什维主义”,捍卫旧《火星报》的革命策略的斗争则产生了“布尔什维主义”,它们直接继续了过去的斗争;1908—1914年,孟什维主义中的主流派掀起一股取消秘密组织和斗争的思潮,依靠俄国自由派资产阶级的百般支持,取消派成了独立于原有的社会民主党之外的核心,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月代表会议把这个机会主义集团开除出党,真理派或马克思主义者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工人党团”同以齐赫泽为首的取消派的“社会民主党党团”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14—1915年欧洲大战,取消派的主要集团成为公开的社会沙文主义,这就完全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对取消主义的评价和把取消派的主要集团开除出党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了社会主义的利益同机会主义者决裂是必要的。对俄国社会民主党来说,不存在同社会沙文主义者决裂是否合适的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早就同党内的机会主义集团和机会主义分子决裂了。现在的问题在于能否在最近时期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这一决裂。列宁呼吁,要创立一个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就必须把机会主义者清除出工人政党,建立真正工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政党,并在这样的革命基础上建立新的国际——第三国际。对于怎样重建国际,列宁批判了社会沙文主义者和“中派”提出的战时保卫自己“祖国”、支持“自己的”政府,战后互相“赦免”的办法,认为如此“重建”的国际是伪君子的联合,对无产阶级来说危险性极大。建立第三国际的策略是,在国际范围内团结各国社会党内的反对派,即少数左派,左派是一切国际主义者的希望。同时,要和国际中所有的动摇分子,主要是带有和平主义色彩的社会党人搞好关系,来反对社会沙文主义者,但必须记住他们仅仅是同路人。否则,在重建国际和行动纲领等主要和根本的问题上就会成为动摇不定的和平主义者的俘虏。列宁表示,无论国际政治形势怎样发展,创立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将朝着上述方向在俄国、在无产阶级中间不懈地工作,并将通过这些工作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国际的俄国支部。(4)简要说明了俄国的阶级和政党对沙皇政府参加世界大战的立场和态度: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城市“中等”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等广大阶层都支持沙皇政府,在农民中也煽起了沙文主义情绪,唯一没有沾染上沙文主义的阶级是无产阶级;俄国自由派资产阶级的政党立宪民主党在对外政策方面早就是政府党,同农民有联系的各资产阶级民主派政党如劳动派和民粹派都没有能抵挡住沙文主义的浪潮,甚至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左翼即所谓社会革命党,也顺应了这个潮流。只有俄国社会民主党工人党团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深入无产者群众,进行了反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宣传,并赢得了工人的热烈拥护。列宁表明,俄国工人阶级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30年的坚决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政党,有有觉悟的俄国无产阶级的支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今后也必须沿着原来的彻底革命的道路前进。

这篇文章全面阐述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对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战争、和平以及革命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