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The Documents of the First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列宁阐述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主要精神的文献。写于1919年3月上旬。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35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多数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都站到本国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已经分裂和彻底破产。为了反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个由叛徒和反革命分子组成的黄色国际即将宣布成立,这是革命最危险的敌人,左右着很大一部分工人阶级分子。为了与此对抗,列宁号召各国共产党人同俄国共产党(布)一起拒绝参加这个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实际上是背叛工人阶级的代表会议。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处在瓦解和崩溃的状态,无产阶级紧迫的任务是共同完成世界革命夺取国家政权,这就要求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要求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彼此联合。为了统一思想,召开各国革命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代表大会势在必行。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19年3月2日至6日在莫斯科召开,列宁主持了会议,并做了报告。

《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包括:《开幕词》《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决议》《闭幕词》。前两个文献阐述了重要的理论观点。

列宁在《开幕词》中指出了共产国际会议召开的意义。它证明关于资产阶级民主的一切幻想都已破灭,国内战争已经成为事实。帝国主义战争以后的事变进程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革命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并正加紧进行。在这场斗争中找到了一种能使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统治的实际形式,即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制度,无产阶级现在已经能够实际运用自己的统治权了。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是列宁在这次大会上做的报告。按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报告的重点。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和无产阶级民主的真实性。

(1)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

首先,列宁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压迫本质。一是指出民主和专政均具有阶级属性。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没有“一般民主”,而只有资产阶级民主;所说的专政也不是“一般专政”,而是对被压迫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专政。即资产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被压迫阶级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其目的是战胜剥削者为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反抗。二是揭露了资产阶级文明、资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阶级实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无非是资产阶级镇压工人阶级的机器,是一小撮资本家镇压劳动群众的机器。起劲地维护“一般民主”的人,事实上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及其剥削特权。

其次,列宁以“集会自由”和“出版自由”为例,揭露了所谓“纯粹民主”的虚假性。一是揭露了资产阶级“集会自由”的虚假性。列宁指出,当资产阶级还是革命阶级的时候,它们都没有把“集会自由”给予剥削者。掌握政权后,即使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集会自由”也只是一句空话。只要情况还是这样,“平等”即“纯粹民主”就是骗局。列宁还指出,要真正实现劳动者的民主,首先必须没收剥削者的一切公共建筑物和豪华的私人建筑物,必须让劳动者有空闲时间,还必须由武装工人而不是由贵族军官或资本家军官及对其唯命是从的士兵来保护劳动者的集会自由。二是揭露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假性。列宁指出,只要最好的印刷所和大量的纸张被资本家霸占,只要资本还保持着对报刊的控制,资产阶级的自由就是骗局。劳动者、工人和农民要争得真正的平等和真正的民主,必须剥夺资本雇佣著作家、收买出版社和报纸的可能性,推翻资本的压迫,打倒剥削者,镇压他们的反抗;列宁还指出,资本家总是把富人发横财的自由和工人饿死的自由叫作“自由”,把富人收买报刊的自由、利用他们的财富假造所谓社会舆论的自由叫作“出版自由”。这表明,维护“纯粹民主”实际上就是维护使富人能控制群众教育工具的最肮脏最腐败的制度,就是欺骗人民,用冠冕堂皇、虚伪透顶的言辞诱使人民放弃把报刊从资本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具体历史任务;列宁指出了实现出版自由的途径。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条件,将是由共产主义者建立的制度。

(2)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合理性和无产阶级民主的真实性。

首先,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合理性。列宁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指出公社的意义在于它试图彻底打碎和破坏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即官吏的、法官的、军队的、警察的机构,而代之以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工人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推翻剥削者并镇压反抗的工具是完全合理的,而且是全体劳动群众用来抗御曾经导致战争并且正在准备新战争的资产阶级专政所绝对必需的,因为它是劳动群众在这方面唯一的防卫手段。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用暴力镇压那个失去政治统治权的阶级的反抗,镇压剥削者的反抗,镇压极少数人即地主资本家的反抗。

其次,阐明了无产阶级民主的真实性。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仅一般地使民主形式和民主机构发生变化,而且要使它们变得能使受资本主义压迫的劳动阶级空前广泛地实际享受到民主,做到了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阶级真正享受民主权利和自由。这种真正的民主是建立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的。

第三,阐明了苏维埃政权的实质和作用。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是受资本主义压迫的阶级即工人和半无产者的群众组织,是整个国家政权和整个国家机构的固定的和唯一的基础。正是那些过去在法律上有平等权利、实际上被用各种手法加以排挤而不能参加政治生活、不能享受民主权利和自由的群众,现在经常被吸引来而且一定要吸引来参加对国家的民主管理并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列宁还阐述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一是摆脱资产阶级对军队的控制,真正把无产阶级与军队融为一体,打碎和彻底破坏资产阶级的官吏和法官机构,这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条件;二是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团结和领导被剥削劳动人民中分散落后的阶层;三是为国家消亡做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列宁批判了孟什维克把苏维埃制度同资产阶级专政结合起来的主张。

1919年2月,原第二国际中的社会党右翼和“中派”代表在瑞士伯尔尼召开会议,试图恢复已经破产了的第二国际,即所谓的“伯尔尼国际”,亦称“黄色国际”。会议发表宣言称既承认谢德曼政府的资产阶级性质,又建议让苏维埃合法化,给苏维埃以管理国家的权利以及把问题提交全民表决的权利。列宁对这种把苏维埃制度即无产阶级专政同国民会议即资产阶级专政“和平地”结合起来的企图进行了严厉的指责,指出了黄色的社会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在国内战争中是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的,他们完全不理解新式民主,即无产阶级民主,不理解无产阶级新的运动及其斗争条件。

在第三部分,列宁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第一,向群众讲清苏维埃制度的意义、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二,关于苏维埃制度的推行。由于在农村中推行苏维埃制度的工作还做得很少,用适合各国的新形式在农村居民中推行苏维埃制度是绝对必要的。

第三,在苏维埃政权尚未取得胜利的一切国家,主要任务是争取共产党人在苏维埃中占多数。

列宁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和无产阶级专政作用的阐述,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理论和国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