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纲的报告》(Report on the Party Programme)
列宁关于制定俄共(布)第二个党纲的报告。写于1919年3月19日,载于1919年3月22日《真理报》第62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36卷。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在1917年4月《远方来信》和《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修改党纲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问题。1918年3月,列宁为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拟定《党纲草案草稿》,并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修改党纲和更改党的名称的报告,大会采纳列宁的意见和建议,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委托列宁为首的七人委员会,遵照大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党纲的决议来制定党纲的最终草案,该工作任务在1919年2月最终完成。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19年3月18—23日在莫斯科举行,中心问题是讨论并通过新党纲。列宁在大会上做的这篇报告是《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之三,围绕制定党纲过程中的意见分歧和争论,对党纲的修改做了说明,批评了布哈林等人的错误观点,阐明只有从俄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实际情况出发,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准确和科学地制定自己的纲领。
针对布哈林有关在纲领总纲部分把垄断前资本主义和简单商品生产的条文从纲领中删除、只限于论述纯粹的帝国主义的提议,以及金融资本是决定帝国主义“最典型的东西”的主张,列宁认为这是抽掉了金融资本主义的旧资本主义基础,割裂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是脱离实际生活的书本式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帝国主义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便是旧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这个上层建筑一破坏,旧资本主义的根基就会暴露出来。列宁依据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现代资本主义各战胜国也遭到大破坏而恢复旧资本主义的事实分析指出,俄国当时处于帝国主义战争破坏之后和无产阶级专政开始的时期,许多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现象已经复活,初级阶段的资本主义正在发展。这就意味着俄国社会现实中还存在着旧资本主义这一极深厚的基础,甚至在很长时期内要想跳出这种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新党纲保留旧党纲中谈及旧资本主义的全部内容,是从俄国和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针对布哈林和皮达可夫要求在党纲中勾去民族自决权而只写劳动者自决权的提议,以及认为民族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混在一起的观点,列宁认为,这是罔顾还存在着民族和民族差别事实的幻想,是除了俄国以外实际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达到的东西。列宁以芬兰、德国和俄国等国阶级分化的各自情形,说明在不同的国家中无产阶级循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布哈林等人的提法没有考虑到各民族内部分化的复杂困难和曲折性。他告诫在这方面应当极端谨慎,尤其是对于各个民族要特别谨慎,必须预计到其他国家发展的一切阶段,要耐心等待,决不要从莫斯科发号施令。所以在原则上不能接受布哈林等人的提议。
针对合作社和资产阶级专家问题的分歧和争论,列宁指出:(1)合作社是由资本主义在群众中准备好的唯一机构,无论如何要保留和发展,使这些合作社服从布尔什维克,而决不能加以抛弃,在将来的消费公社中也会保留工人合作社这个自主的部分。(2)把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写进党纲是必要的。因为,苏维埃政权虽然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全体劳动者的作用,而由资产阶级的医生、工程师、农艺师、合作社工作者所组成的阶层是很广大的。因此,在没有其他国家的援助下要立刻提高生产力,没有资产阶级专家这些有文化的工作者是不行的。只有利用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技术手段使共产主义变成群众更容易接受的东西,才能建成共产主义。因此,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对专家不应当吹毛求疵,要重视文化,善待专家,向他们请教,把他们从资产阶级手里吸引或争取过来,为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服务。为了这点,付给专家再高的工资和报酬也是值得的。
列宁还论述了党纲中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反对官僚主义、吸引广大群众参加苏维埃工作和剥夺资产阶级选举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在苏维埃俄国,彻头彻尾的官僚和资产阶级压迫者的机构已被彻底摧毁。由于文化水平低,苏维埃虽然按党纲规定是通过劳动者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实际上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行管理而不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同时,由于有文化的人才不够,沙皇时代的官僚渐渐转入苏维埃机关,承担组织任务、文化任务和教育任务。这些官僚可以遣散,但绝不能一下子把他们改造过来。因此,只有用比以前大得多的规模把无产阶级和农民组织起来,同时真正实行吸收工人参加管理的种种办法,来排挤和反对官僚主义。列宁认为,在吸收工农参加国家管理方面,苏维埃共和国过去几个月所做的事情,是世界上最好的民主共和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做到而且不可能做到的。然而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组织无产阶级比组织农民快得多,这就使工人成了革命的支柱,使无产阶级比农民占有优越地位。因此,党纲如实地摆出事实,并规定进行有系统的工作来消灭工农之间的这种不平等。但是,党纲不承认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平等。列宁认为,把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镇压是必要的,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但剥夺它的选举权和平等权利则不是必要的,但对剥削者中那些反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顽强地维护自己的剥削地位并保持资本主义关系的人,剥夺选举权还是必要的。列宁反复强调党纲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应该以绝对确定的事实为出发点,依据绝对不可反驳的和确凿无疑的真实情况来确定党的各项政策和任务,只有这样的党纲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党纲。假若照布哈林同志所想的那样来写党纲,这个党纲便会不符合实际。
在这篇报告中,列宁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纲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