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Lenin’s theory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列宁关于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十月革命后,随着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列宁从多方面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1)创造成为完全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条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离开文化建设的经济建设是走不远的。他把文盲列为三大敌人之一,说有文盲的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电气化的,“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只有大大提高文化科学水平,在纯粹文化方面或物质方面都有相当的基础,并实现了文化革命,才能够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 (2)保护和发展劳动者的文化权利。无产阶级建立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全体劳动人民普遍参与国家的一切事务。苏维埃的民主着重于实际保证那些曾受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劳动群众能实际参与国家管理,实际使用最好的集会场所、最好的印刷场所和最大的纸库(储备)来教育那些被资本主义弄得愚昧无知的人们,实际保证这些群众有真正的(实际的)可能来摆脱宗教偏见等的束缚。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实际上使被剥削的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并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3)反对文化虚无主义。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一切以往的文化、创造出无产阶级自己独特文化的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列宁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创造性地利用过去时代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要立刻用资本主义昨天留下来可供我们今天用的那些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而要创造性地利用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就必须团结和使用从旧社会培养出来的精通业务的“科学和技术专家”。要把造就一批有共产主义觉悟并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经济建设人才和其他方面的专门人才,同大胆使用来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结合起来。(4)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培养出来的一代工作者,只能完成消灭建立在剥削上面的资本主义旧生活方式的基础,而完成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是要由青年来担负的。为此必须在改造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同时,训练、培养和教育将来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一代人,使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他们自己和那些以他们为带头人的人都培养成共产主义者。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