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Lenin’s theory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后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原则进行建设的系列重要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缔结了和约,取得了喘息时机后,列宁就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了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从破坏旧制度,转到建设新社会。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恢复和建设上来,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从俄国比较落后的实际条件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固然需要文明和发达的生产力,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不是不可以首先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落后是会挨打的。列宁强调要赶快学会管理和建设,在流血的战线获胜后,还要在最艰巨的不流血的战线上获得胜利。第二,正确处理过渡时期不同经济成分和阶级的相互关系。列宁认为在经济文化落后、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利用商品市场,发展商品生产,以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三,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先进的大工业。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要创造出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机器大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电气化,为武装农业、巩固国防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在实行全国统一的经济计划的同时,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首创性,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等。第四,实行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列宁认为,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无产阶级政党绝对不能像剥削阶级那样驱逐和剥夺农民,而只能和农民和睦相处,劝导农民改造小农经济,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全面的社会主义。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指出,当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保持了工人阶级对农民的正确领导的时候,合作社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第五,开展文化革命,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列宁认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工农业的发展,劳动热情的增长,广大群众参加国家管理,都需要普及教育,提高科学和道德水平。为此,必须改造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正确对待旧知识分子和专家,培养造就新型知识分子队伍。列宁一再强调提高居民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只有实现文化革命,才能使苏维埃国家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六,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列宁认为,党是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领导核心,苏维埃是政权机构。必须明确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防止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正确处理党、政、法的关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首先要提高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清除钻入党内的野心家、阴谋家和专门向党捞取好处而不愿为党工作的人;正确处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广泛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密切联系群众;改组工农检查院,加强党和国家的监察系统,大力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内外阶级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粉碎帝国主义者“想把和平的经济建设变成对苏维埃政权的和平瓦解”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