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论灌输(Lenin’s inculcation theory)
列宁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不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要从外面传输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去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最先论证了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是由理论家创造,从外面灌输给工人的。共产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列宁在1901年秋天和1902年2月写的《怎么办?》一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他们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能够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罢工,同资本家进行斗争。“这些罢工本身是工联主义的斗争,还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斗争;这些罢工标志着工人已经感觉到他们同厂主的对抗,但是工人还没有意识到而且也不可能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同整个现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反映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思想家艰苦的理论研究才能产生出来。列宁说:“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在列宁看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按其社会地位来说,也是有教养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俄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既然工人阶级自身不可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那么“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灌输就是宣传、教育、启发、提高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使工人阶级实现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担负起解放全人类和解放自己的历史任务。如果不进行灌输,单靠工人运动自身的盲目发展,不但不能走向科学社会主义,反而会受到各种各样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支配,陷入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的泥潭。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他又说,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灌输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首先,科学社会主义同任何科学的思想理论一样,是在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工人和劳动人民不会自发产生它,我们只能认真学习、研究,自觉运用它。其次,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每个统治阶级都力图通过灌输使自己的意识形态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会去占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即灌输,仍然是我们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