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封建帝国主义(militaryfeudal imperialism)
列宁概括俄国帝国主义垄断性和封建性双重特性及其复杂矛盾而做出的命名。
俄国作为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一员,有自己的特点。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工业中的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1900年,巴库的五大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石油产量的426%,南俄的七大铁厂控制了全国生铁产量的57%,1902年成立的金属销售辛迪加掌握了全国冶金工业的80%,1904年成立的顿涅茨煤炭销售辛迪加控制了南俄煤炭总产量的75%,同年出现的火车车厢制造辛迪加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火车车厢的生产,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
20世纪初,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性。俄国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结合,沙皇专制制度是它在政治上的支柱,所以列宁称之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俄国帝国主义垄断性和封建性的双重特性,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矛盾:在经济上,既有农奴制残余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又有迅速发展着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政治上,俄国存在着各族人民群众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农民同地主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内各被压迫民族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矛盾,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等,俄国成了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在这众多矛盾日渐尖锐的过程中,俄国首先面临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如何在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的环节,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