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的腐朽性(decay of imperialism)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日趋衰落、老朽的特性。
列宁认为,金融资本的垄断统治,产生了生产和技术的停滞趋势,造成了金融资本特有的腐朽性。首先,金融垄断资本利用对生产、销售的垄断地位,通过制定垄断价格就可以获取垄断利润,这样一来,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成果的采用。一方面是因为采用新技术会加速固定资本更新,造成资本的无形损耗,使原有资本贬值;另一方面是因为新技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大规模提高产量,加剧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增加产品销售的困难,不利于维持垄断价格。而垄断资本家也有可能凭借他巨大的经济实力,采取各种方法,阻止新技术的应用。收买发明专利权把它束之高阁,就是阻止新技术应用的一种形式。“例如,美国有个姓欧文斯的发明了一种能引起制瓶业革命的制瓶机。德国制瓶工厂主的卡特尔收买了欧文斯的发明专利权,可是却把这个发明束之高阁,阻碍它的应用。”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垄断不可能持久、完全地排除竞争,并且改良的办法同样也可以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利润。因此用收买的办法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资本主义唯一的和普遍的现象。“但是垄断所固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仍旧在发生作用,而且在某些工业部门,在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趋势还占上风。”到底是阻碍新技术,还是采用新技术,取决于金融资本对利润的需求。另外,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垄断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是竞争又促生生产发展的趋势。垄断与竞争并存,是金融资本时代呈现两种趋势并存的制度性原因。列宁说:“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