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帝国主义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 study on imperialism)
列宁在1895—1913年的一系列论著中对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做了初步揭示。列宁指出,资本集中和积累对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大工业资本和大银行资本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垄断资本的形成加深了资本主义普遍性危机;垄断资本家与资产阶级政府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辛迪加垄断组织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列宁还十分注意收集和阅读最新出版的各种论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文章和书籍,养成了随读随写、做读书笔记的习惯。1905年列宁开始使用“帝国主义”一词,在《旅顺口的陷落》一文中提出了“日本帝国主义”一词。在1914年以前,列宁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散见于《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对华战争》《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资产阶级实业财政家和政治家》等论著中,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认识引发列宁更深入的思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正值第二国际后期,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当时大多数党公开背叛了1912年第二国际第九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反战宣言——《巴塞尔宣言》,倒向本国政府一边,如在“保卫祖国”的狭隘民族主义口号下,德国社会民主党驱使250万会员上前线,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奥、意、美、荷、丹麦等国社会党首领也都无条件支持本国政府。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迫切要求对帝国主义和战争的性质进一步做出科学说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与第二国际各国党的左派旗帜鲜明地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1914年10月,列宁起草了《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宣言,揭露了战争的性质,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但当时左派势力在整个第二国际阵营中属弱势群体,理论和政治上也不够成熟,最终斗争的成效不显著。列宁意识到“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经济问题”的至关重要性,因为,不研究这个问题,就根本不会懂得如何去认识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揭露建立在科学理论和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直接依据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整个政治经济学学说,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摘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列为参考书目。列宁还认真研究了当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其中包括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罗莎·卢森堡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结合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析,提出了从资本积累角度来研究帝国主义的主张。她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的世界竞争阶段”,也是落后国家进行工业化和资本主义解放的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的最后阶段。被恩格斯誉为“巴黎这个光明之城的一盏明灯”的保尔·拉法格分析了帝国主义对外扩张和侵略的根源,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积蓄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他在《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书中以美国为例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三大特征:资本和生产空前集中;金融资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垄断组织统治和操纵了人们的经济、政治、精神生活和对外政策,也不断激化阶级矛盾,使战争不可避免。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些研究成果。
1914年9月侨居瑞士后,列宁先后在伯尔尼、苏黎世和其他一些城市的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资料,写下了20本有关帝国主义问题的笔记。同时,他也摘引了许多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和材料,利用了不少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以及科学技术与企业管理方面的资料,而那些揭露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和侵略战争政策的资料,更是引起了列宁的高度重视,他研究帝国主义的目的在于揭露机会主义的妥协政策和叛卖行径,以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制订正确的战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