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patriotic united front in the new period)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道,构成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统战工作要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发挥工商联对商会组织的指导、引导、服务职能,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加强新时期民族工作,就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一国两制”深入实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大陆内和大陆外统一战线两个范围联盟中的成员流动更加频繁、联系日趋紧密,要适应新形势,切实做好港澳工作、对台工作、侨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