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build a revolutionary, modern, regularized army)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1952年7月10日,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首次提出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任务,指出,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要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

现代化,是指军队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等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化水平相适应,不断向更高的标准发展,同时也包括军事理论的更新和发展。正规化,是针对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形成的游击性而言的,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指出,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为此,就需要克服在过去时期曾经是正确的,而现在则是不正确的那种不集中、不统一、简单现象和游击习气等等,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的统一性,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这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革命化,则是人民军队的本质,主要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指挥枪的原则,包括军队政治工作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任务,并进一步深化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时代内涵,阐述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革命化是我军特有的政治本色,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保证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不能丢。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努力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全面提高官兵素质,不断提高军队建设的科学技术含量,提高现代条件下总体作战能力和水平。正规化建设就是要求军队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根本方针,用条令条例规范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部队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三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关系军队建设全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鲜明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实现强军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境界。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局牢固树立起来,要着力抓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强军之魂,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从而为强军兴军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