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主革命(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

近代以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由和民族解放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的统称。民族民主革命主要发生在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和摧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个国家和地区。

近代以来,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还存在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就逐渐沦为被剥削、被压迫民族。帝国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与殖民地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入侵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上没有平等权利,经济上遭受剥削和掠夺,文化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以及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遭受渗透和控制,其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其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伴随着民族压迫的加深,民族反抗与斗争浪潮不断高涨。要保障国际和平,首先就必须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每个民族都必须获得独立,在自己的家里当家做主。被压迫民族通过革命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地主阶级的封建专制统治,争取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这种革命的性质是民族民主革命。由于革命时间不同,领导阶级不同,目标任务不同,民族民主革命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联合为一个反帝的统一战线。因为最后革命的成果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参加革命的阶级力量以及革命的发展方向上来区分,存在两种根本不同的革命类型:一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是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即国际资本主义的。”“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第一阶段,第一步,虽然按其社会性质,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然而这种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些民族就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另一种主要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目的是确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革命即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但是革命的主要任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存在,局部的民族国家冲突有加剧趋势。因此,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民主革命还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于国情不同、力量不同,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不尽相同,其途径和方式也是多样的。一个想争取自身独立的民族,不应该仅限于用一般的作战方法。群众起义,革命战争,到处组织游击队——这才是小民族制胜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和组织良好的军队的唯一方法。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先驱们、中国社会各阶级积极探索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道路。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等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进步,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以及农民和资产阶级自身的缺陷,都没有完成革命的根本任务。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无产阶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