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解放(national liberation)
近代以来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异族压迫和统治,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所进行的正义斗争和运动。民族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民族剥削与民族压迫始终存在,与此相伴随,争取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的斗争始终在进行。在剥削制度下,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对被压迫民族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实行镇压、掠夺、剥削、摧残和歧视。到了帝国主义时代,整个世界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超出一国范围,变成国际现象,变成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帝国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被剥削民族的共同敌人。伴随着民族压迫、民族剥削和民族不平等的不断加剧,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战争不断爆发,主要表现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解放运动。当然,也包括近代以来欧洲一些被压迫民族反抗民族压迫,为争取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斗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表明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强大决心。马克思非常注重落后民族的解放问题的研究,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都有详细的论述。他认为,落后民族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如何解放的问题,而根本则是政治解放。到了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从此,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并列成为两大历史潮流。马克思也意识到这一潮流,认为落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有赖于资产阶级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胜利,甚至后一种斗争的胜利对前一种独立解放运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胜利的信号。借助于资产阶级国家内部无产阶级的胜利,来推动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从而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世界革命的结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支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促进了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从此使得全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两种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广大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在这场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是同一历史过程,也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指出,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民族解放需要一定的条件,民族解放一定是与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解放问题结合在一起的。首先,需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其次,需要通过民族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恩格斯指出,要保障国际和平,首先就必须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每个民族都必须获得独立,在自己的家里当家做主。这样,随着商业、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势力的增长,民族意识也就到处发扬,被分割、被压迫的各民族都要求统一和独立。再次,需要实行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消灭阶级。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马克思主义认为,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因为奴役其他民族的民族是在为自己锻造镣铐。它用来压迫其他民族的力量,最后总是要反过来反对它自己的。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当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依然在进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