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motive forces of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1939年12月,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中,有些什么阶级有些什么阶层可以充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呢?这就是现阶段上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认清这个革命的动力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他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各个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着它是否能够成为革命的动力。1935年12月,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它历来是革命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动力。带买办性的官僚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国家资本家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阶级,它也不是中国革命的动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它又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气。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它既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也有可能成为反革命助手的危险,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对它采取慎重的态度。游民是中国农村和城市中广大的失业人群,它是一个动摇的阶层,一部分容易被反动势力收买,另一部分则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无产阶级政党应注意改造他们。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和中农的地位相像,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他们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富农以外的农民阶级,约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剥削,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之外,还具有许多自己突出的优点,它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