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sovereignty of thinking and nonsovereignty of thinking)

揭示人的思维能力矛盾关系的一对范畴。这里的思维不是单个人的思维,但“它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人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其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恩格斯指出:“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做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

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意味着作为正确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必然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