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教育思想(Lenin’s educational thinking)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应用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创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内容有:(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同无产阶级政治相联系。针对教育“不问政治”的口号,列宁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愈文明,它就愈会撒谎,说学校可以不问政治而为整个社会服务”。我们公开声明,学校可以脱离生活,脱离政治,这是撒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该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摧毁这种统治和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使学校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新人。(2)确立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面对俄国教育的落后状况,列宁把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当作保证社会主义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说,如果这个起码的任务没有解决,那么谈新经济政策是很可笑的。如果青少年没有接受现代教育,那么他们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3) 制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列宁在和尤沙科夫等人的论战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还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列宁建议把教育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的思想写进《俄共(布)党纲草案》中。 (4)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列宁说,旧的学校是死读书的学校,它强迫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这种知识塞满了青年一代的头脑,把他们变成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官吏。新学校必须联系实际地学习,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把青年培养成有学识的人,使他们获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掌握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5)改造旧学校,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旧学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但对旧学校并非全盘否定,它遗留给我们的知识、组织和机关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条件是建设新学校必须加以利用的材料。要善于把旧学校中坏的东西同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区别开来,挑选出我们所需要的,经过改造使之成为有用的东西。列宁为俄共(布)八大起草的《俄共(布)党纲草案》中规定:对未满十六岁的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普遍义务综合技术教育;国家供给全体学生膳食、服装、教材和教具。这是教育史上的伟大变革。列宁把教育分为普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综合技术教育就是教育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熟悉各主要生产部门生产的一般原理,掌握使用一般的、最常见的劳动工具的技能,主要包括电力、机械、化学等工业部门的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农艺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综合技术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经过短期训练和培养就能够很快地掌握所从事的专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较自由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换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6)提高教师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列宁指出,教师大军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的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的文化。列宁认为,应当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方面的素养。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改造,特别是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树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观念,使学生学到符合现代教育观点的正确知识。他还认为,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甚至可以决定学校的性质和方向。教育机关应该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善于发现人才,为教育专家和教师安排好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首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