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the two major historical tasks of the Party building)
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这是“拒腐防变”内涵的初步提出。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使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内涵的初步提出。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这是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完整内容的初步提出。
1999年6月28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决定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教育,解决好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需要。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2002年11月8日,“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被写进十六大报告。
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是由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挑战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自从在全国范围执政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重大转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执政前的党要艰难得多,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所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党的自身状况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新的党建任务,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明确了基本目标和努力方向。由于形势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党的队伍状况,都跟过去大不相同了,由此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要求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习近平据此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