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派斗争(AntiRightist Struggle)

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斗争。

1957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开门整风运动。整风指示发布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小组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欢迎大家“鸣”“放”。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党也衷心欢迎党外人士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善意批评和建议。

在整风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大民主”,他们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要求“轮流坐庄”;竭力抹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绩,根本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说成是产生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根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这种情况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警惕。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标志着党中央、毛泽东的指导思想开始发生变化,运动的主题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党内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急风暴雨式的,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形式进行的反右派运动猛烈地开展起来了。到1958年夏季,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结束。

反右派斗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澄清了根本的大是大非,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乱。这方面党取得的经验,是宝贵的,有长远意义的。

但是由于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做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全国共有55万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错划,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不仅使党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受到挫折,而且通过八届三中全会和八大二次会议,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这成为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