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内斗争》(On InnerParty Struggle)

1941年7月2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所做的演讲。其中部分内容刊登在1942年2月10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华中局内部刊物《真理》第5期,全文首次发表在1942年10月9日《解放日报》上。收入《整风文献》,被列入延安整风运动必读文件之一。收入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刘少奇选集》(上)

文章分析了党内斗争的实质和内容,指出党内斗争,主要的是思想斗争,它的内容是思想原则上的分歧与对立。在党内,由于同志间原则上的分歧与对立,虽然可以发展到政治上的分歧,在某种情形下,甚至不可避免地发展到党内组织上的分歧,但是它的实质,它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一种思想斗争。党内斗争本身就是一种党内不可缺少的教育。

文章论述了党内斗争的必要性和目的。指出,为了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我们就要在党内开展一些具体的思想斗争,来反对各种违反党性的不良现象。党内斗争是保持党的纯洁与独立,保证党的行动在代表无产阶级最高利益的路线上进行,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完全不可缺少的。为了这个目的,党内斗争还必须在两方面来进行,必须在两条战线上来进行,必须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同时又反对“左”倾机会主义。

文章阐述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原则和方法。第一,要了解党内斗争是一件最严肃最负责的事,必须以最严肃最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必须完全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为党的利益、工作的进步,为帮助其他同志改正错误和弄清问题的大公无私的立场上来进行;必须自己首先把事情弄清楚,把问题弄清楚,实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必须是有组织地、有领导地、有准备地去进行。第二,要了解党内斗争基本上是党内不同思想不同原则的斗争,不同思想不同原则上的对立。思想原则上界限的明确划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组织上,在斗争的方式上,在说话与批评的态度上,应该尽可能不对立,尽可能采取温和的方式来商讨或争论。尽可能不采取组织手段及做组织结论。尽可能完全采用诚恳坦白的态度,多做正面的教育,去求得思想上、原则上的一致。第三,对党的组织、对同志、对工作的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第四,在党内外一般地停止“斗争会”的举行。应在总结工作、检查工作中指出各种缺点错误。应该首先“对事”,然后“对人”。第五,必须给被批评被处罚的同志以一切可能的申诉的机会。任何党的组织,不能禁止任何同志在被处罚后向上级申诉。第六,党内斗争与党外斗争有明确的界限。不要将党内斗争的方式拿到党外去使用,也不要将党外斗争的方式拿到党内来使用,更不要利用党外的力量和条件来向党进行斗争与恐吓。第七,禁止党内的无原则纠纷。

文章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原则和方法,不仅成为1942年延安整风时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理论依据,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认为这篇文章“理论地又实际地解决了关于党内斗争这个重大问题,为每个同志所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