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the Six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各地代表有142人。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和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也参加了大会。此外,参加开幕大会的还有少共国际、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以及意大利、苏联等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制定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思想,发展革命力量。
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做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政治报告,瞿秋白做了《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做了组织问题报告及军事报告,刘伯承做了军事问题的副报告,李立三做了农民土地问题的报告,向忠发做了职工运动的报告。
大会指出了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第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第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第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第四,推翻国民党军阀统治;第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
政府;第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第七,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民;第八,改善兵士生活,发给兵士土地和安置工作;第九,取消一切军阀政府的税捐,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第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
大会通过了《政治议决案》《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农民运动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关于组织问题草案之决议》《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
》《关于共产青年运动的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等。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了《决定广州暴动为固定的纪念日的决议》以及关于党纲、大会宣言问题的决议。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选出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大会同时还选举了中央审查委员会:孙津川、刘少奇、阮啸仙为正式委员,叶开寅、张昆弟为候补委员。
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大会批判了大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尽管大会有否认存在中间营垒、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的敌人、把党的工作中心仍放在城市、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估计不足、组织上片面强调党员成分无产阶级化和“指导机关之工人化”等不足,但是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大会精神传达贯彻后,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