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国在华资本(foreign capital in modern China)
从中国近代史看,外国在华资本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是在鸦片战争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完成的。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采取了一系列侵略手段。其中特别是:通过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各种特权;凭借各种特权,大规模地进行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控制中国的市场;大规模地进行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财政、金融、贸易、工矿和交通运输以及若干重要的轻工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部门,实行全面的控制。它们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外国对华投资,半数以上用于商业﹑进出口以及与此相关的运输﹑银行和保险业,而工矿生产事业所占比重很小。各国通过对华投资,联合或单独控制中国的政治、军事,掌握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它们也各以其资本势力进行角逐。它们与中国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资本结合,制造军阀混战,破坏农村经济,摧残民族工商业,使中国经济日益殖民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