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Analysis of the Classes in Chinese Society)

大革命高潮到来前夕,毛泽东为反对党内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于1925年12月初撰写的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其开篇即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政治态度,得出以下重要结论:第一,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革命的对象。第二,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其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第三,小资产阶级主要指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分子和小商人。这一个阶级在人数上和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第四,半无产阶级包括大部分的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等。其中,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体。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第五,无产阶级包括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其中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文章最后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领导权、动力、对象、前途等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