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Historical Destiny of the Doctrine of Karl Marx)

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作。写于1913年3月1日,初次刊载于同日《真理报》第50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23卷。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借口时代的变化,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及对新的历史情况的指导意义,提出“批判”和“修正”马克思学说的主张,这对于当时世界,尤其是俄国重新兴起的革命高潮有着消极的影响,给工人阶级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列宁以此文批判这股修正主义思潮,论证了马克思学说的强大生命力,用以指导全世界的工人阶级运动。

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他把自《共产党宣言》诞生亦即马克思学说产生以来的世界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从1848年革命到巴黎公社(1871年);(2)从巴黎公社到俄国革命(1905年);(3)从这次俄国革命至今。并通过三个部分,具体考察了马克思学说在每个时期的命运。

在第一个时期之初,马克思学说绝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但是随着1848年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以前的所有这些喧嚣一时、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形式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列宁特别谴责了共和派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工人起义的镇压,说明他们害怕这个阶级的独立行动,也证明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列宁指出,巴黎公社时期,正是由于无产阶级的英勇,才使得最明显地表现出阶级关系的国家组织形式得以巩固起来。这一时期马克思学说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它的指导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诞生了。

在第二个时期,西方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革命,西方结束了资产阶级革命,东方还没有成熟到实现这种革命的程度。西方进入了为未来变革的时代做和平准备的阶段。在此期间,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学习利用资产阶级议会制,创办自己的日报,建立自己的教育机构、自己的工会和自己的合作社,这样马克思学说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力量。列宁还以“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的现象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和影响。

第三个时期,亚洲成了新的革命风暴的发源地,此外这个革命的影响将波及欧洲世界,这都将促使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解体和无产阶级的成熟。

最后,列宁总结道: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世界历史的这三大时期中的每一个时期,都使它获得了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但是,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