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运动(Young Hegelians Movement)
19世纪30—4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哲学和政治运动。活动中心在柏林。它实际上是正在兴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9世纪30年代,在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出青年黑格尔派,亦称“黑格尔左派”。主要成员有施特劳斯(1808—1874)、B鲍威尔(1809—1882)、E鲍威尔、卢格(1802—1880)、赫斯(1812—1875)、施蒂纳(1806—1856)等,费尔巴哈(1804—1872)一度也是该派成员。
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促进了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青年黑格尔派反对黑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力图从它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对基督教和普鲁士国家持批判态度。进入40年代后,曾经起过进步作用的青年黑格尔运动发生了分化和解体。青年黑格尔派中最激进的分子如卢格开始公开批判普鲁士国家制度,赫斯开始宣传空想共产主义学说,施蒂纳用至上的“唯一者”来鼓吹无政府主义,费尔巴哈则从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曾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但一开始就不同于其他青年黑格尔分子。他们迅速从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进而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