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productiveness of labour)
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表示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大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个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是: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技术装备的规模和效能、劳动组织与生产管理状况、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以及自然条件等等。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变化总趋势。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上述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地变动,即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其价值量就越小。这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也是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假如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而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发生改变,那么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个别企业就会在同一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