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必然性(necessity in nature)
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要了解自然界中的必然性,须将其与偶然性联合起来考察。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一对范畴。偶然性是事物的非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它既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既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必然的,是由瓜和豆的基因决定的;但具体到每根瓜藤结几个瓜,每棵豆苗结几个豆荚,则是偶然的,它由土壤、气温、雨水等方面的条件共同作用决定。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最早阐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他只承认必然性,认为偶然性是人捏造出来的。在近代,法国霍尔巴赫也认为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必然性的。这种否认偶然性的观点,事实上就把偶然性说成是必然性的了,从而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对此,恩格斯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黑格尔阐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但他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他承认偶然性在现实中的地位,认为必然性的原因在于自身,而偶然性则是以他物为条件的。黑格尔还认为只有通过偶然性才能把握必然性。科学特别是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的假象里去认识潜蕴着的必然性”。这些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同时起作用的两种状况。必然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它决定事物发展前进的基本方向;偶然性则是指事物的非本质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影响作用。必然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出现,不仅受到本质的、必然的原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偶然的、非本质的原因的影响。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从特定层次、特定关系上来看是由非本质的因素产生的偶然联系,从另一种层次、另一种关系上来看则可能是由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联系,反之亦然。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通过复杂多样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恩格斯指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
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证明,在生物物种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在开始时对该物种来说是偶然的,后来固定下来,变成必然的特征,有些本来是必然的特征,在条件变化后,逐渐退化,失去必然性,以偶然的特征出现。恩格斯认为:“达尔文学说是黑格尔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内在联系的论述在实践上的证明。”现代自然科学进一步揭示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互联系。例如,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它们在每一给定的瞬间的位置上只有很小的几率可以被测定。即使如此,也没有纯粹的偶然性。形而上学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互关系,或者只承认必然性,或者只承认偶然性,或者把两者看成是各自独立的,这都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