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军(build the armed forces through political work)

中国共产党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和特色优势,是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军队的根本所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确立起这一重大原则。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独立建军,认为“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这是我党第一等重要的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初步设想。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健全了军队基层党组织,使班排有党小组,连有支部,营团设立党的委员会,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从组织领导体制上确立并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为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初步基础。1929年12月,在毛泽东主持下,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政治建军的系统思想。政治建军的原则和思想在新时期继续坚持和发展。

政治建军的原则,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是:政治工作实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看家本领,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重要保障。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铸牢军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政治建军原则,始终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指明了坚持政治建军原则的方向,明确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总要求,确立起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新起点,进一步解决好面向未来“再出发”的问题。

政治建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政治建军的原则,才能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