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people’s democratic united front)

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粉碎蒋介石进攻、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本政策。

194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中提出:“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在农村中,一方面应坚定地解决土地问题,紧紧依靠雇农、贫农,团结中农;另一方面在进行解决土地问题时,应将一般富农、中小地主分子和汉奸、豪绅、恶霸分子,加以区别。对待汉奸、豪绅、恶霸要放严些,对待富农、中小地主要放宽些。在一切土地问题已经解决的地方,除少数反动分子外,应对整个地主阶级采取缓和态度。对一切生活困难的地主给以帮助,对逃亡地主招引其回来,给以生活出路,借以减少敌对分子,使解放区得到巩固。“在城市中,除团结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分子外,应注意团结一切中间分子,孤立反动派。在国民党军队中,应争取一切可能反对内战的人,孤立好战分子。”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工农联盟。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标志着党的土地政策从实行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转变。1947年,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开举起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旗帜。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广大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翻身解放,为支援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财力。

随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当局的统治也摇摇欲坠。国民党政府强征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内战,搞得民不聊生。实行反动法令,迫害进步学生和民主人士,使国民党统治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统治集团矛盾重重、四分五裂。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在1948年陷于崩溃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群众把希望寄托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上。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日益支持人民革命战争。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宣布要与共产党“携手合作”。这标志着民盟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主革命同盟及其他国民党民主人士在香港举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举行成立大会,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会议宣布,“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民主与和平”。之后,民革公开表示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也表示赞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响应。从这年8月开始,各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参与筹备新政协、创建新中国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