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

美国、英国、苏联三个大国的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分配列强利益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或“淘金者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关于战后处置德国问题,三国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2)关于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做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3)关于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今蒙古国)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4)关于联合国问题,会议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

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巩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维护三国战时联盟、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在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

雅尔塔会议对于苏联来说,可谓反法西斯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苏联在会议中取得广泛成果: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授权书。

三个大国在会议上做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