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肃反运动(Great Purge in U.S.S.R.)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下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的运动。

经过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激烈斗争和巨大动荡之后,苏联政治经济形势逐渐趋于稳定,但仍然潜伏着诸多动荡不安的因素。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以1934年12月1日发生的基洛夫遇刺事件为导火线,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

1935年1月,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反对派被逮捕、审讯,罪名是被告在托洛茨基指使下,组织了“列宁格勒总部”“莫斯科总部”等地下反革命组织,阴谋暗杀斯大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虽然被告拒绝认罪,但在1936年8月依然被判处死刑。随后,全国掀起了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运动,肃反运动的规模迅速扩大。

斯大林在1937年2—3月召开的联共中央委员会上提出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向前发展,阶级斗争日益激烈的错误论断,从而使肃反运动进一步扩大。许多无辜者遭到逮捕和杀害,出现大量冤、假、错案。联共十七大当选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有98人未经正常审讯或调查就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处决,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总的来看,苏联的肃反运动,正确地惩办了很多必须惩办的反革命分子,基本上完成了这条战线上的任务,但是也错判了一些好人,造成肃反扩大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