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

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是主要的、真正的、实际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补充的、附加的、“监督性的”政权,即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虽然没有掌握国家政权机关,但直接依靠绝大多数的人民,并得到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的支持。两个政权并存,实质上是两种专政交织在一起。一种是资产阶级专政,另一种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专政(工兵代表苏维埃)。这种局面反映了俄国革命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但还没有达到“纯粹的”无产阶级和农民专政的阶段,此时的俄国革命正处于一个过渡的不稳定的时刻。这种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存在两个政权,其中必有一个要化为乌有。当时,俄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在各处拼命用各种办法排除、削弱和消灭工兵代表苏维埃,以求建立资产阶级的单一政权。

1917年4月,列宁结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从瑞士一回到国内,立即发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即著名的《四月提纲》,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并为4月代表会议和8月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所接受,成为党的行动纲领。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经历了三次危机,即四月危机、六月危机和七月危机,特别是在8月粉碎了科尔尼洛夫武装叛乱之后,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通过选举,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莫斯科苏维埃中成为多数,苏维埃进入布尔什维克化阶段,这标志着武装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列宁在9月中旬给党中央、彼得格勒委员会、莫斯科委员会写了两封信,即《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建议立即起义,并在10月10日和16日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以多数票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列宁告诫全党,全国危机已经成熟,俄国革命的整个前途都在此一举,拖延起义“就等于自取灭亡”,“就等于断送革命”。俄历10月24日夜晚,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0月25日,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约4万人)、革命士兵(约15万人)开始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控制了彼得格勒一切战略要地。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做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奠定了苏维埃政权胜利前进的基础。从1917年10月到1918年2月,革命扩展到俄国各地。

俄国的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新世界。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十月革命有科学理论指导,有党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自觉参加,是一场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革命。苏东剧变后,国内外都有一些人指责十月革命是少数人搞的政变,这是对十月革命的诽谤,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