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唯心主义(physical idealism)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发展中产生的一股唯心主义思潮。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传统的自发唯物主义。当把唯心主义和物理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列宁称它是“听起来很古怪的术语”。这股唯心主义思潮的产生,是因为在物理学急剧发展面前,少数物理学家,由于不懂唯物辩证法,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各项重大的物理学新成果;而且受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影响,便把认识的某些概念、片段、过程等,加以无限夸大和僵化,从中做出唯心主义的结论,堕入唯心主义,形成了一个物理学唯心主义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马赫、法国的彭加勒、比利时的杜恒和英国的毕尔生等。
例如,在电子和放射性物质发现以后,证明原子也是可以再分的。这本来说明人的认识已由原子深入到原子内部。可是有的物理学家,却把认识物质结构的这个界限的消失,解释为“物质消失了”,从中得出否定物质的客观存在的结论,堕入唯心主义。再如,有人歪曲物理学新成果,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然后只谈运动,不谈物质;最后把运动完全归结为感觉的运动,或归结为心理的东西,从而也同样得出了否定物质客观存在的唯心主义结论。英国毕尔生的“物理世界模型”和德国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都属于这种类型。再以对物理学发展认识过程的不断加深和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例,当发现某些新现象、新事实、新规律,不能再完全强行纳入旧概念、旧理论的框架时,对旧概念、旧理论就必须加以修改、丰富和补充。这个认识发展过程本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可是有的物理学家却把这解释为旧原理的被“推翻”,认为是物理学的发展遭到了“危机”,因而怀疑物理学理论并不是客观真理,物理学不是对客观实在的认识。因此,他们最后就得出了不是自然界把空间和时间的概念给予我们,而是我们把这些概念给予自然界;“凡不是思想的东西”,都是纯粹的“无”等唯心主义结论。彭加勒的“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由此可见,在物理学中产生的这股唯心主义思潮,它的根源主要在于这些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犯有不可救药的错误。
列宁曾把物理学的这股唯心主义的思潮同19世纪中期产生的生理学唯心主义加以对比,进行了分析批判。列宁指出,物理学唯心主义所犯的认识论上的错误,其根源主要有二:一是物理学发展中的所谓“数学化”的问题;二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认识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点有关。
关于“数学化”的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本来就把数学称为“辩证法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由于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在自然科学中,特别是在物理学中,广泛应用数学方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例如牛顿,他就具有把他的前人,特别是笛卡儿、开普勒、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加以系统化和数学化的特点。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一个证明,他说:“近人在抛弃了物性形式及潜在属性的理论以后,已开始将自然现象归宿到数学定理上去。所以本书于物理学的范围内尽量将数学演出,看来是有意义的事。”牛顿以后,用数学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发现电磁波的马克斯威尔,也有把他的前人,特别是把法拉第以来等人的工作加以系统化和数学化的特点。马克斯威尔说:“我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目的,是要给法拉第的设想和方法以数学表述。”对此,冯劳埃在其《物理学史》中说:“就像在牛顿以后开始了对力学的数学化时代一样,自此以后就开始了对马克斯威尔的理论的数学加工时代。”马克斯威尔以后的赫兹、波因廷、洛伦兹、拉摩等人的工作,都是证明。20世纪初诞生的量子论、相对论,更是证明。所以人们经常把“理论物理学”和“数学物理学”当成同一名词来使用。比如彭加勒在其《科学的价值》一书中所说的“数学物理学的现代危机”,实质上就是“现代物理学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有些物理学家,由于没有正确的哲学观点做指导,就产生了对“物质”的“遗忘”,高喊什么“物质消失了”,“只剩下一些方程式”。这样,他们就堕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形成一股唯心主义思潮。所以列宁把“数学化”列为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第一个原因。
当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发展中,认识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特点,已比恩格斯在1873—1882年写《自然辩证法》时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电子和放射性物质的发现,一些以往一直认为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东西,现已证明也是相对的、可变的了。比如对“原子”这个概念,以往就一直认为是绝对不变的、不可再分的最后的物质粒子。但现在证明“原子”也是可变的,可以再分的。再如,对“能量”这个概念,以往就一直认为它们完全是连续性的。但自从量子论发现以后,能量也可以有不连续性的一面。再拿最普通的“质量”概念说,以往一直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完全无关。可是现在经过“狭义相对论”证明,质量也是可变的,是同其运动状态密切相关的。
诸如此类的新发现都表明了,认识正在经历着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在物理学这样急剧的发展面前,物理学家本应把以往物理学中传统的自发的形而上机械唯物主义,提高到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上来。可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资产阶级物理学家们做不到这点。相反地,特别是由于他们不懂辩证法,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重大的物理学新成果,却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给以唯心主义解释。于是有的就由相对主义堕入唯心主义。彭加勒所谓的“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涉及对整个物理学、整个自然科学的看法。列宁指出:“新物理学陷入唯心主义,主要就是因为物理学家不懂得辩证法。他们反对形而上学(是恩格斯所说的形而上学,不是实证论者即休谟主义者所说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反对它的片面的‘机械性’,可是同时把小孩子和水一起从澡盆里泼出去了。他们在否定物质的至今已知的元素和特性的不变性时,竟滑到否定物质,即否定了物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所以列宁把经由“相对主义”而堕入唯心主义,列为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另一个原因。
不过,物理学唯心主义新学派只是一个少数学派。如列宁所说,这“是一时的波折,是科学史上的暂时的疾病期,是多半由于一向确定的旧概念骤然崩溃而引起的发育上的疾病”。可是社会上的一些哲学唯心主义者,特别是最反动的信仰主义者,各式各样的修正主义者,却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拼命利用它来攻击唯物主义,其结果却和企图利用生理学唯心主义来反对唯物主义的朗格一样,既没有驳倒唯物主义,也没有证实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