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四周年》(Fourth Anniversa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列宁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四周年的文章。写于1921年10月14日,载于1921年10月18日《真理报》第234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42卷。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为了纪念即将到来的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列宁写了这篇文章,高度评价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伟大成就。他指出,俄国革命直接的迫切任务是彻底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打倒中世纪制度的残余以及农奴制度、封建制度,扫除严重妨碍俄国发展和进步的一切障碍。世界上没有一个最先进的国家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方针彻底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而十月革命完成了这一任务,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工作的“副产品”顺便解决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不仅战胜了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还通过《布列斯特和约》、“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第一次使人类摆脱资本的桎梏和帝国主义战争。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还在于,千百万人必然地认识到一个严峻的真理:不经过布尔什维克的斗争和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就不能摆脱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必然会产生这种战争的帝国主义世界。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十月革命胜利还不是最终的胜利,布尔什维克还要为新的社会主义大厦奠定经济基础。列宁深刻总结了苏维埃俄国四年来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半年多的经验教训,指出:在这一最重要最困难的事业中,我们原本计划依靠人民的革命热情,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但是从中我们也学会了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地改变自己的策略,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这些错误。事实证明,要在一个破坏了的封建基地和半破坏的资本主义基地上的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错误,必须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长期准备,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革命热情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列宁具体规划了布尔什维克党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提出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业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批发商这类经济界人物同共产主义似乎有天壤之别,但批发商业在经济上可以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提高生产,把他们从小农经济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引导到社会主义。这篇文章在总结苏维埃俄国四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成为十月革命以来探讨适合落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又一篇重要文献。